第一種:天溝外排水體系
天溝外排水即運用屋面構造上所構成的天溝自身容量和斜度,使雨雪水向修建物兩頭泄放,并經墻外立管排至地上或雨水管道。由天溝、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組成。適用于長度不超越100m的多跨工業廠房,以及廠房內不允許安排雨水管道的修建。
在工程理論中常選用天溝外排水的方法掃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選用天溝外排水不只能消弭廚房內部檢查井冒水的問題,并且具有節約投資、節約金屬材料、施工簡約,利于合理地運用廠房空間和地上以及為廠區雨水體系供給明溝排水或削減管道埋深等優點;但若規劃不善或施工質量不良,會呈現天溝翻水、漏水等問題。
天溝外排水,應以修建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作為屋面分水線。天溝的流水長度,應別離天溝的伸縮縫安排,普通不宜大于50m,其斜度不宜小于0.003.為避免天溝結尾處積水,應在女兒墻、山墻上或天溝結尾設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溝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上時,需采用防沖刷辦法,在濕陷性土壤區域,禁絕直接排水,冰凍區域立管需采用防凍辦法。
第二種:檐溝外排水體系
又稱水落管排水體系或普通外排水體系,由檐溝、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組成。雨水多選用屋面檐溝匯集,然后流入隔必定距離沿外墻設置的水落管分泌至公開溝管或地上。適用于普通寓居修建、屋面面積較小的公共修建和小型單跨廠房等修建屋面雨不的掃除。